香港屬於嶺南氣候,春夏濕度相對較高,濕氣重的日子,總覺得周身痠痛,尤其是肩膀位置,更覺不適、沉重,若不及時調理,一旦變成肩周炎就煩惱了。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雖然有說五十肩通常是五十歲左右才病發因而得名,但近年,三十歲左右人士亦不難發現此病。這是由於室內冷氣長期開放,肩膊易受寒邪,加上長期使用電腦工作且重複同一動作令肩部的肌肉韌帶處於緊張狀態。主要的病癥是肩關節僵硬疼痛,無法舉高手臂和後屈,活動幅度受限,嚴重時可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


西醫角度來看肩周炎的成因不明,多由於創傷或勞損引起,常見40歲或以上人士病發,中風或因其他手術而長期缺乏活動者較易患上。


肩周炎的發展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1階段 ── 以疼痛為主,活動機能並沒有明顯阻礙。這是肩周炎初期。假若初期沒有得到適時治療,病情便會日益嚴重。


第2階段 ── 疼痛加劇,夜間疼痛尤為明顯,甚至影響睡眠。一般的肩關節活動會產生疼痛,肩關節還會逐漸硬化,活動幅度減少,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梳頭、洗澡等。這是疼痛期。


第3階段 ── 肩關節疼痛逐漸減少,但肩關節硬化卻變得愈來愈嚴重。這是凍結期。


第4階段 ── 肩關節硬化會逐漸改善,進入解凍期。


中醫認為肩周炎屬於「痹症」的範疇,亦可稱為「肩痹」、「凍結肩」等等。 《靈樞.賊風》篇中首次提出其發病與外傷關係密切,認為傷後瘀血停聚於肌肉筋骨之間, 由於氣血運行不暢,易受風寒濕邪侵犯,瘀血與外邪侵襲則發為痹證。五旬之人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氣血虧虛,血脈運行遲澀,不能濡養筋骨,筋脈失其所養,血虛生痛,營衛失調,筋脈拘急而不用。外因則多與風寒濕三邪侵襲有關,肩部長期勞累,或肩部受涼,風寒濕邪客於 血脈筋肉,血受寒則凝,使筋脈失養,脈絡拘急而疼痛,關節屈伸不利。


下期預告:中醫臨床證型分析及預防


撰文:註冊中醫師許天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