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天灸療法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進行天灸以達到治未病的ㄧ種治療方法。三伏天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三伏是指三個農曆節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古書記載伏日必需是庚,庚屬肺金,故對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都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因以農曆節氣計算,所以每年的三伏天都有所不同。



三伏灸利用三伏炎熱的氣候,以外敷辛溫藥物置於穴位,使其充血、起泡,常用藥物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其利用冬病夏治的機理,在全年天氣最炎熱的時間段,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時,通過藥物刺激穴位,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在夏天治療預防冬季好發的疾病,其治療並不能治病,但是對疾病的預防有著良好的效果,特別是上呼吸道疾病如鼻敏感、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經常飯後腹脹、腹痛、腹瀉及常感精神困倦等脾胃病,及改善偏寒,平素虛弱多病體質都有良好的效果,更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功效。


現代三伏灸因應時代的改變也做出了相應的變化,以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現今多數選用藥貼敷於穴位上,穴位的選取上也因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而有所區別,成人一般2-4小時,兒童1小時左右,但是因應個人皮膚狀態、氣候等因素時間會有所改變。值得一提三伏貼以三年為一療程,緊記進行天灸療程要持之以恆。


禁忌與注意事項

1) 兩歲以下兒童、發燒、咽喉發炎、皮膚過敏發作期、備孕婦女、孕婦等皆不宜進行三伏灸。

2) 進行貼敷三天內應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海鮮、牛肉、鴨肉等發物。

3) 若過程後出現水泡,應尋求醫師幫助。

4) 貼後十小時後方宜洗澡。

 



撰文:註冊中醫師施彤欣